熱門文章
解決好這幾點 “共享停車”想不火都難
發布時間:2017-08-11 分類:趨勢研究
停車難,已經成為當今“城市病”中最難解決的一環。開車十分鐘 停車半小時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了。近日,激活現存停車位閑置時間成為解決停車難的一個新思路,但這項舉措真的好實施嗎?
日前,繼網絡約車、共享單車之后,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在地方的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均提出鼓勵發展“共享停車”模式。
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并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分時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
意思就是說,上班族白天可以把車停到公司附近的小區里,晚上小區沒有車位的區民,可以把車聽到附近商業或公司地上或者底下的車位里,利用商業和居民區停車高峰規律錯時停車。避免出現停車位,閑的閑死,忙的忙死的局面,提高停車位使用效率。
白天小區車位閑置較多,完全可以租給附近上班白領
在如今什么都講究共享的時代里,共享停車乍一聽確實可行,既提高的車位使用效率,對于有車位用戶而言,還能增加一筆收入,一箭雙雕。但從現實角度出發呢,依然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要不好事也可能變成煩心事。
物業部門是關鍵
對于共享停車而言,我實在想不出物業部門有什么同意的理由,就跟如今安裝私人充電樁一樣,物業既要免費出資人力成本協調,還要承擔安全事故隱患。作為業主物業尚且如此對待,何況沒有利益關系陌生人呢。
安裝充電樁尚且如此艱難,何況開放外來車輛進入呢,居民態度兩極分化!
作為既得利益者,擁有固定車位的人肯定支持共享車位的推動。但對于沒有車位而言業主來說,車流量增加與出入人員無法把控,都會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小區居民眾多,外來車輛頻繁進入的確會增加安全隱患,產生糾紛如何解決?
回到客觀現實,既然是共享停車,就涉會涉及到糾紛,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錯時停車如果超時,就會影響其他人停車,必須事前有明確管理措施,是否需要加價?
在停車過程中如果車輛受損、丟失,由誰來承擔責任,物業和業主責任如何劃分,這不僅需要政府來統籌協調,還需要法律方面的認定。
如果在停車時間發生刮蹭 責任如何劃分
目前來說,擺在共享停車面前,還有諸多客觀難以實現的問題,責任人如何劃分、費用如何繳納、如何確保車位所有者要用的時候,臨時使用人能按規定時間駛離?等等一些列問題,不過,京滬穗三地都在最近公布了停車資源共享的草案。證明國家有信心推動共享車位普及大眾。
小型停車樓and停車APP
其實除了共享車位以外,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車位數量,也可緩解停車難問題??梢越梃b德國、日本等人口密集城市,使用的機械化停車樓。大型建不了,可以建小型的,3個車位的面積可以停8~12輛車,建造成本低,回本快,維護成本相當的低,如果由政府牽頭投資在市區建這種小型立體車庫的話還是相當可行的,在沒回本前,按正常收費,回本之后價格下調。
像這種占地面的不大的小型機械停車樓 實操性很強
其次,停車APP逐漸走入我們的視野,通過APP可以提前規劃路線,提供停車場剩余車位,甚至還可移動支付(主要為支付寶、微信)、提前預約車位等。雖然車位并沒有增加,但大大減少了找車位的時間。
寫在最后:
停車難,難于上青天,恐怕是如今城市生活人們最大的感觸,提高車位使用效率,盡量做到車歇地(車位)不歇,恐怕是共享車位存在的主要意義。共享車位不同于其他共享模式,如果完全交給市場,肯定無法成功,這就要由政府部門介入,保證好各方權益、賞罰不明、有法可依才是共享車位能否真正普及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