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智慧城市有斷網風險,智能城市是未來方向
發布時間:2019-09-04 分類:趨勢研究 來源:澎湃新聞
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給未來的城市治理帶來新的解決方案。例如,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將會為城市的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和停車困難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此外,智能醫療的發展也會改善城市醫療資源不均衡和公共資源匱乏等問題。
然而,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對未來的城市治理提出新的挑戰,例如,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載體可能會大量出現在城市治理中,這些智能設備和機器人是否應該具有城市治理的主體地位?當這些智能設備對他人形成侵權或傷害時,如何通過城市治理系統對其進行制約和規制?伴隨著這些智能設備數量的增加以及城市智能化的進一步發展,個人的私人空間可能會越來越小,如何在公共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前提下,保障個人的隱私和尊嚴就會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傊?,未來的城市治理需要人們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作出全面的回應。
7月9日,大學生在安徽淮南市大數據展示中心參觀,了解大數據產業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陳彬 攝
智慧城市的優勢與不足
智慧城市(Smart Cities)是近年來城市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智慧城市主要建立在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這些信息系統包括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智慧城市是一個類似于城市生命體的概念,目標是讓城市具有像人一樣的智慧。智慧的英文詞匯是“smart”,即聰明,因此,智慧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這些信息設施的建設,讓城市中的建筑、基礎設施與家庭服務系統等之間相互傳遞信息,以使得城市可以自己讀懂和了解未來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智慧城市的概念是與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互聯網僅僅是把設備(主要是PC)連接起來,移動互聯網主要連接的則是手機,而物聯網則是連接所有設備。移動互聯網可以把各種移動終端通過無線技術以及寬帶連接起來,而物聯網是一個更具深度的概念,即萬物互聯。每一個物聯網的設備本身就是一個信息采集終端,這些采集到的信息被收集、分析、處理之后,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城市治理的規律,同時對城市治理中的問題,特別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所面對的問題更好地作出預警。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更像是一個城市的大腦。
與智慧城市相比,智能城市是一個更加新穎并更具行動力的概念。具體來看,智能城市有如下幾個新的特點。
第一,智能城市的技術基礎是人工智能。如果說智慧城市更多是對移動互聯網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的反映,智能城市則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反映。人工智能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相關聯,但是也有其自己的獨特性?;ヂ摼W、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的核心特征是聯網,即用通信設備將原本沒有直接聯系的對象連接起來。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內核則是算法和決策。
換言之,聯網技術將設備聯系起來,而最終作出決策仍然需要人工。然而,在城市管理之中,人工資源是昂貴的。公共服務之所以有供給的瓶頸,就是因為許多公共服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都受到人工資源的約束。
而人工智能技術則試圖通過算法將人們從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
第二,智能城市更主要是一個行動系統。智慧城市所依靠的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主要是一種聯網技術,即是一種信息相互傳遞的系統。智慧城市希望在城市各構成要件互聯的基礎上,形成一個類似于人腦的城市大腦。城市大腦的關鍵是將這些構成要件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因此這樣的決策才能是智慧的。相比而言,智能城市不僅要實現整體性的思考,并且更加關注如何將這種整體性的
信息付諸行動。換言之,智能城市不斷地通過算法的調整來進行自學習和深度學習,這樣就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來不斷地行動。
第三,智能城市的節點同樣是行動單元。智慧城市網絡中的每一個節點只是網絡中的一個單元。而在智能城市中,每一個節點既是網絡中的一個單元,又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智慧城市非常依賴于網絡的通暢。只有通過網絡,每一個單元之間的信息才能夠傳遞。同時,一旦網絡中斷,那么城市智慧系統就會中斷。
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會突破網絡的限制。目前,人工智能芯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新興技術。傳統的所謂智能終端的工作方式是:用戶把信息發射到設備,設備通過網絡把用戶的需求傳遞到后端,后端是一臺人工智能的服務器,服務器通過分析把信息傳遞給前端,前端再傳遞給用戶。傳統方式的“阿喀琉斯之踵”是網絡。而人工智能芯片則會突破這一限制,并且這一芯片的最大特點是根據個體的信息進行個性化的學習,這就使得每一個終端都可以自主性地、智能地做出判斷。在這一意義上,智能城市中的每個終端都會成為決策和行動主體。
智能城市該是怎樣的
未來的智能城市需要由智能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安全、智能教育等要素構成。
第一,智能政務。之前強調的“互聯網+政務”,實際上是電子政務的升級版?!盎ヂ摼W+政務”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移動互聯網之上的政務。第一代政務建立在互聯網上,例如人們使用計算機聯網到政府網站上辦理事務。第二代政務建立在移動互聯網上,例如使用移動手機的App來進行政務系統的訪問。第二代的優勢在于提高了用戶的覆蓋人群。在中國,用PC來上網的互聯網用戶是一個相對局限的范圍,主要是從事文職工作的白領、知識分子群體。而大多數藍領工人、低收入群體以及老年人都主要是通過手機即移動互聯網來進行網絡訪問。因此手機App的開發也就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同時,因為很多應用有非常好的集成性,比如說支付寶把很多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集合在一起,增加了電子政務用戶使用的便利性。所以,第二代政務也可以被稱為移動政務,即把電子政務放在口袋里。
第三代政務可以被稱為智能政務,其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并具備三個特點:
一是復雜決策,即它可以在政府大數據的基礎上實現復雜決策的功能,并對社會熱點問題及社會公共事件的潛在風險作出快速反應。
二是智能政務助手。由于政府工作人員的數量和工作時間有限,政府的回應性向來是政務中的難題。其中容易出現以下兩個問題。其一是當群眾需求比較多的時候,政府相應的資源是稀缺的。另一是在一些節假日或者特殊時期,居民的需求缺乏相應的反映渠道。而智能政務的智能助手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相當于聊天機器人,即基于自然語言基礎之上的智能機器人。居民可以在任何時間提出問題,智能助手都可以作出友好的回應,并且能夠應對多人響應,從而解決政務資源稀缺這一問題。這就是在人工智能技術上作出的技術革新。
三是意愿聚合。如何將居民的公共需求進一步聚合成為政府公共決策的內容一直是現代民主的難題,選舉民主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一直面臨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選舉民主只是委托代理,即把權力委托給代議者。協商民主的興起就致力于解決意愿聚合這一問題。然而協商民主要實現這一意愿聚合,需要建立在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的基礎上。這里相對便捷的方法是,政府可以借助一些目前人們經常使用的平臺,例如在微信與支付寶App的平臺上加入一個模塊,用其搜集民眾對某一公共事件的看法。然后通過大數據平臺來對這些意愿進行統一分析,這點可以在市政設施的聽證環節進行使用,這樣就可以快速地采集民意。另外,這種意愿的集聚不一定完全是用封閉式的問卷,還可以讓大家提交一些開放性的意見。之后,后臺的大數據中心會對這些開放性意見進行語義處理以及聚類,然后再聚合成影響公共政策的具體意見。
第二,智能交通。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在構建無人駕駛的交通網絡。根據一些專家的預測,未來20-30年內,無人駕駛出租車將會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個人擁有私家車的比例會減少,智能出租車和公共交通將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智能出租車的出現將可能緩解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以及停車難等問題,因此,智能出租車很可能率先出現在超級大城市。同時,由于超大城市勞動力價格相對比較高,所以出租車費用也會比較高,智能出租車服務會削減出租車駕駛員的勞動力成本,進而導致出租車使用費用的降低。
智能出租車同時也蘊含著共享汽車的理念。事實上,許多私家車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而且使用時段集中在上班期間。居民在到達上班地點后尋找停車位又相當困難,而智能出租車則會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如果車輛都是智能出租車,出租車之間的信息交換也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并緩解交通擁堵。同時,智能出租車的模式也為居民減少了一筆汽車維護費用,包括汽車的保養費和保險費等。特別是對于喜歡新車的年輕居民而言,這種共享汽車也能夠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就實踐而言,無人駕駛創業公司nuTonomy在2016年宣布,他們研發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開始在新加坡路測。智能交通不僅體現在智能出租車上,公共汽車以及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方式都可能逐步實現智能化。專家們認為,2020年將可能會成為智能化交通市場應用加速的一個時間節點。當然,智能交通的應用也存在大量的法律及公共管理問題有待解決。
第三,智能醫療。智能醫療的發展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衛生的水平。均等化一直是公共衛生服務的一個難題。較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或者大城市的中心城區。在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邊緣區域,優質的公共醫療服務是很難實現的。而智能醫療的發展可能會革命性地改變這一現象。智能醫療的重要特性是可復制與可推廣。例如,一旦人工智能在某一個智能診斷的領域取得突破之后,只要輔助以一定的設備,這樣的醫療診斷服務就可以擴展到其他區域,包括那些基礎條件較差的區域。智能診斷領域也具有類似的功能,例如,類似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這樣的設備就可以使手術的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從而彌補人類醫生手術經驗不足等問題。目前,正在研發的全自動手術機器人則可以更大程度地實現這種手術效果的均等化。
另外,智能醫療還可以將居民的常見疾病預防和治療放在家庭、社區或者基層醫院,而將那些疑難雜癥交給三甲醫院來解決。這樣就有助于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醫院管理系統以及導診系統的智能化則能有效緩解醫患矛盾問題。由于大型醫院每天接待病人的數量超出醫療負荷,所以導診員在提供醫療咨詢服務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態度不好的問題,這主要是醫療資源不足或者說資源使用不充分而導致的。而智能導診機器人的出現則會增加醫院的導診資源數量。同時,電子病歷等智能醫院的管理系統也能夠提高醫院資源的使用效率。智能醫療的發展還可以有效加強流行病的智能防控。根據患者的公共數據,智能系統能夠模擬出流行病的發生軌跡以及未來動向,這樣就可以對這些流行病的爆發進行預警。
第四,智能安全。這里的安全是一個大安全的概念,包含社會公共安全、食品安全以及重大自然災害應對等問題。在現代社會中,伴隨著總社會流動的增加和物質資源的豐富,安全問題更加顯著,同時人的安全需求也進一步增加。中國的城市規模在全球是處于前列的。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在面對社會綜合治理、犯罪以及流動人口等問題時的壓力非常大。一個很小的安全事件,就可能會引發城市的公共治理危機。攝像頭以及傳感器等數據采集設備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社會秩序的安全程度。但同時由于海量數據的產生,數據分析的壓力也非常大。因此,智能安全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例如,如果按照傳統的人工方式進行刑事偵查的涉案錄像分析,其成本與時間的消耗會非常大。
但是,如果運用先進的視覺分析、人臉識別、生物特征分析等技術,就會較快地鎖定犯罪嫌疑人。這種智能安全技術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預警。例如,外灘踩踏事件的悲劇,促使上海市建立大數據人流密集度的監測機制。在某一個區域如果人流量超過一定的比例,那么就需要向市民發出預警信息,引導市民不要進入這一區域。智能安全還可以提高安全監測的友好度?,F在的安全監測技術,對于被監測者而言,體驗并不友好。未來的安全監測技術更多的是從生物特征中識別,并且提高安檢過程中用戶的友好度。食品安全也需要引入這種安全的預警機制,可以加大食品的智能物聯網建設,對食品建立一種生產和銷售的足跡跟蹤機制。對每一件食品進行足跡溯源就能找到其各種元素的構成、營養程度以及農藥的殘留度和新鮮程度,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居民的食品安全。智能安全還體現在重大自然災害的預防上。例如在應對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時,建立有效的智能預警系統并整合治理的有效機制,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居民安全以及整體利益。
第五,智能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是最需要被重塑的領域,同時,教育也會成為城市品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主要體現在終身教育和創新教育這兩個點上。盡管幼兒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傳統教育的特征在未來依然有可能延續,但是創新教育和終身教育作為兩大教育新興主題的特征將會更加明顯。創新教育是未來智能教育的核心。在人工智能時代,許多標準化以及程序化的內容都可以交給機器來完成,人的時間與精力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放出來,能夠用于創新性的發現及發明。盡管基礎教育仍然重要,但是教育的目的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之前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經驗和獲取知識,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探索新的可能性。
終身教育一方面體現為教育的非正式化, 即受教育者不一定通過正式的教育機構以及教育機制才能夠完成教育。受教育者利用在線的智能化教育平臺,在家里通過遠程互動或虛擬現實來完成教育,將會成為以后教育的重要形式。終身教育的另一個特征則是教育時限的拉長。在傳統的義務教育或者高等教育結束之后,往往會有一個停頓期。如果某人在停頓期之后再次接受教育,一定會在教育與工作之間作出選擇。但是在未來,教育機會可能將變得更具彌散性。換言之,人們更容易獲得教育機會,例如人們有更多的渠道接觸到之前不可想象的名校教育或名師教育,但同時,這種教育機會與傳統的形式又大不相同。
[作者高奇琦系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洋系華東政法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系講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專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與建設研究”(18VZL020)、司法部2017 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課題“基于區塊鏈智能合約的數據流通相關法律與對策研究”(17FB300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