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專家:中國發展人工智能應先建構完整計算體系
發布時間:2019-05-27 分類:趨勢研究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北京東和盛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乃高25日在北京一場活動上指出,從中國人工智能長遠發展來看,應加緊建構包括指令、芯片、編譯、語言、工具、網絡等在內的計算體系,形成自身特色優勢。
當天,全國工商聯舉辦以“人工智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為主題的第十二期德勝門大講堂。金乃高發言時表示,中國人工智能研究始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雖晚于歐美國家,但近年來發展速度有目共睹。
他提到,伴隨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不斷深入,計算體系的作用日益凸顯,若不能建構完整的計算體系,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國際IEEE院士(IEEE Fellow)、國際導航與運動控制科學院院士蔡自興指出,人工智能的本質是人工創造的、使其具備智能行為的一種能力。近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從單一走向多元,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
蔡自興表示,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產值預估達230億元人民幣,并為實體經濟帶來1000多億元的增長。但他也提醒,人工智能發展需統籌布局,避免一哄而起、無序競爭。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會讓數字經濟內涵更加豐富?!敝袊娮有畔a業發展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安暉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將成為主導性數字技術,帶動數字經濟形態的變革。
安暉提出了兩個變革方向:一是智能產業化,即智能產品創新將塑造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比如,2012年至2017年,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年均增長率高達17%,超過絕大多數傳統產業的增速。
二是產業智能化,即人工智能將與傳統行業或領域結合,如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可催生出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生產工具及智能化生產方式。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基礎專委會常務委員陳志成則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龐大的人才基礎。截至目前,中國已有35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未來5年內這個數字或增至100所。
他并表示,人工智能教育要向中小學階段延伸,培養青少年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