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理事長關積珍: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
發布時間:2018-11-07 分類:趨勢研究
回顧
智能交通是本世紀初推動,發展經歷了5個階段,目前是轉型階段,這個轉型階段來自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推動對智能交通帶來了很多發展機遇和要求,對交通系統本身也帶來了很多變革性的東西,比如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等,都是這一輪智能交通的發展熱點。
在此之前我們經歷了智能交通體系框架建立、智能交通關鍵技術突破、智能交通技術集成示范應用等等階段。
技術的變化對智能交通影響非常大,智能交通本身就是信息技術和交通運營、管理、服務的深度融合產物,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全面精準的感知交通,我們可以構建全景式的交通環境。
新興的載用工具,車輛智能化程度也要提升,讓我們更快、更安全、更節能。
近年來大數據、互聯網帶來的連通性,都對交通運營、管理和服務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條件,特別是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信息資源的孤島,讓交通運輸服務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很多交通新的業態都在誕生。
這種情況下,傳統運輸組織方式也在發生變革。
公眾出行個性化、信息化、商業模式的創新,摩拜、滴滴這樣一些新的業態,對貨運物流來講,從傳統的大宗貨物和城市快遞物流,這種變化都在發生著,特別是資源共享和服務效率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
在運營管理方面,也是去中間化,信息服務去壟斷化,這是一些基本的特點,比如說以前出行買票,要么去車站或者是售票代理處,現在通過互聯網和手機可以輕松搞定,這對運營管理和信息服務帶來很大的變化。
從智能交通行業來講。
幾年前我就在講這個事情,智能交通從最早的2000年之前,國際上發展的智能交通我們定義為1.0,這十幾年定義為2.0,現在進入到3.0階段。
不同的階段發展不一樣,傳統智能交通應該是從信息技術的基本應用,我們比較偏重的是傳統交通信息化基礎上的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
到新一代信息技術出現端倪的時候,開始發展智能交通2.0時代,這個時代就是移動互聯、數據驅動,這樣的技術帶來了交通的運營模式和運營管理的變革,也出現了車路協同、智能化決策、運行監測等等。
因為技術發展很快,在2.0還沒有完全成型的時候,3.0已經開始有了。
3.0大家比較關注兩個方面:第一,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很多地方提出城市交通大腦。第二,載用工具的智能化和基礎設施智能化,帶來的是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已經開始有了,還沒有完全成熟,未來10年是發展的重點領域。
這個變化帶來了我們對交通系統的認知和研究傳統方式已經不適用了,我們在探討用復雜系統的理論來研究和分析交通系統,從而在智能移動互聯的環境下讓交通系統怎樣更好的應用、更好的為出行服務。
發展趨勢
載運工具的智能化,因為傳統的載運工具智能化程度提升會變成多智能體的自組織運行的復雜系統。車路協同系統將成為交通系統構建的最基本體系。
還有互聯網+、自動駕駛,這些技術發展都很快,帶來的是我們對智能交通的從現在發展階段來看的一些關注點和原來不太一樣。
我個人總結大家的關注點是:
第一,從關注單一的交通體系轉向綜合的運輸體系,不光是城市交通、道路交通,從公路、鐵路,綜合角度關注它。
第二,從關注單一目標轉向多元化目標實現,過去關注暢通,現在要關注綠色、可持續以及和城市的深度緊密融合。
第三,從關注個別要素到全部要素,原來關注車,現在還要關注路,將來還要關注人,關注信息,這樣對交通構成要素全方位關注。
第四,從關注交通系統本身到與其他系統的深度融合,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融合,交通和其他社會化物流系統,以及其他系統深度融合。
第五,從關注在途管控優化到全過程出行服務。
第六,從數據支撐轉向數據驅動。
第七,從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
最近幾年世界智能交通大會的一些關注熱點和討論問題,也是圍繞這些方面在進行探討。
未來智能交通的發展總體趨勢,這個也是老生常談了。網聯化、協同化、智慧化,這是一個大體趨勢。我比較關注有三個方面,是目前比較明確的:第一,智能化的出行服務。第二,高效運營與智能管控。第三,車聯網、車路協同、自動駕駛。
我們面對公眾的出行要提供更加個性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服務,進一步體現定制出行、預約出行、共享出行、綠色出行。
比如說預約出行,傳統上高鐵、飛機是提前定,在自動駕駛時代,載運工具的智能化到一定程度以后,日常出行也可以按照時刻表走,這樣預約出行會帶來整個運轉效率大大提升。
還有慢行交通系統和新興交通系統,也是很重要的方向。
以前出行可能關心的是便利、暢通、安全、快捷,現在出行的時候除了傳統關注要素之外,還要求在出行過程當中的溝通、享受和體驗。大家可以看到,感受和體驗是客觀需求,作為智能交通來講面向智能出行怎樣提供我們的服務是要發展的。
高效運營服務和智能化管控。
這也是智能交通管理里的重視任務,包括對交通行為調控、狀態解析以及對物流的服務,這里有一些新的技術在不斷地采用,包括跨區域的電子支付或者是無感支付,還有基于車輛的電子標識、高清視頻和海量移動終端對交通狀態的解析,也在探討新一代的交通控制系統。
比較熱的就是大數據、人工智能、交通大腦,大家都在探討,目前技術正在完善。
車聯網、車路協同及自動駕駛,車聯網的應用更多的是建立車車之間的通信,讓每個車由一個孤單的個體,變成相互之間可以聯網;車路協同把人、車、路環境綜合考慮進來,構建一個系統化的新交通系統;而自動駕駛正在興起,自動駕駛帶來的是所謂智能的基礎設施。
在我們未來的發展當中,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已經刻不容緩,今年剛剛啟動的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科技專項——綜合交通與智能交通,提出六個重點方向,其中很重要的方向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智能化。
基礎設施智能化的提升
在智能交通創新環境下,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提升已經刻不容緩了。不管是從智慧城市到智慧公路,到車路協同還是自動駕駛,都提出了要求。
在基礎設施的本身建設行業中,也一直重視這個事情,只不過那個時候重視的是設備,以及交通知識的智能養護或者智慧運維,今天看來基礎設施從智能交通角度來看有幾個角度要關注:
第一,基礎設施智能化與共享,我給出的例子就是基礎的智能燈桿,把很多資源整合在一起。
第二,智慧公路,這個交通部也在推進,提出通過在智能道路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構建車輛控制與服務,智能化和信息化設施,構建一個交通運輸的云平臺,構成智慧公路的概念。
這個和智能車路協同很多地方都是非常貼近的,在智能車路協同中,有智能移動終端、有車載設備,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路側設備,包括狀態的感知、環境感知、車路、人路之間的信息交互,這些都是在基礎設施中發展必須要考慮的。
下一步是自動駕駛的發展。
自動駕駛技術路徑還在探索,通過聰明的車和低等級的路結合,還是聰明的路和低等級的車結合,最好的是聰明的路和聰明的車,不管怎樣,我們要認真分析一下,車輛的智能化提升對自動駕駛發展永遠有局限性。
一定要看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提升和智能化車輛的有機結合,才能夠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提升。
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基礎設施中,比如說高精度的定位系統、高精密的基礎地圖系統、大數據基礎云控平臺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引發了基礎設施領域的變革,出現了新型的基礎設施。
比如說智慧道路,有先進的結構和材料和傳感器、數據處理等等。(如上圖)這個圖把運輸、信息、能源三網融合,形成智能交通中我們認為新一代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當中需要基礎設施領域的朋友和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人員一起推動發展。
在這個發展過程當中,包括太陽能公路、能源提供的服務網絡建設,將來的空間非常大,這也是我們智能交通和基礎設施結合提升很重要的方向。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對基礎設施的挑戰和要求非常明確。
在工信部、交通部推動下,全國各地都在進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有關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和基礎設施怎樣配合無人駕駛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大家都在做標準的制定和一些實際的測試驗證。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開通做自動駕駛測試?,F在全國有16個地方都在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包括廈門的漳州開發區,除了大城市,中小城市都有,反映出大家對智能駕駛或者是自動駕駛和未來基礎設施的結合產業前景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