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聚焦:天津市智能交通專項行動計劃
發布時間:2018-01-17 分類:行業資訊
智能交通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是培育交通發展新動能、提升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依據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發改基礎〔2016〕1681號)、《推進智慧交通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交辦規劃〔2017〕11號)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智能科技產業推動智能經濟發展建設智能社會的實施意見》以及《天津市智能交通“十三五”發展規劃》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行動計劃。實施期限為2018年至2020年,展望到2025年。
一、現狀與形勢
(一)發展現狀。經過多年系統建設和經驗探索,我市智能交通系統持續健康發展,較好地滿足了各交通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基本實現了協調同步。
一是運行監測能力顯著增強。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了全程視頻監控,普通公路已建設視頻監控216路,建設自動化交調觀測站149處;整合接入部分公交場站、火車站、機場等30余處重點場站的視頻監控;北疆、南疆等港口重點區域已建視頻監控234處,“兩客一?!避囕v、公交車、出租車運行動態監測率分別達到100%、85%和14%。
二是生產調度智能化程度提升。在行業生產方面,港口、軌道、公交等大型運輸企業均建立了生產調度系統,港口集裝箱、煤炭、焦炭、散雜貨等貨運生產組織全部實現信息化,地面公交85%的線路和車輛均納入了智能調度系統。在行業管理方面,基本覆蓋行政許可、行政執法、建設養護、運行監管、市場監管、安全應急、宏觀決策、公共服務、小客車調控等所有業務,業務覆蓋廣度超過80%。
三是公眾智能出行服務水平提高。建設了公路出行服務系統,提供實時路況信息服務。智能支付服務基本覆蓋城市軌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公交集成電路卡(IC卡)刷卡終端覆蓋率近70%,并能夠通過手機應用程序(APP)提供實時公交到站信息服務。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車道182條,車道覆蓋率達到15%,ETC用戶數量超過10萬戶。
四是綜合交通信息整合初見成效。率先建立了行業內交通云平臺,開發多個應用系統,推廣大數據分析應用。截至目前,已接入行業數據82類;公路領域數據中心基本建成;“兩客一?!避囕v、部分公交車、部分出租車、港口運營動態數據等已實現信息接入與整合;航道、港口、營運車輛、船舶、經營業務、從業人員等行業核心的基礎性數據庫基本建成。
與此同時,我市智能交通也存在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一是智能化發展水平不均衡。限于基礎設施裝備監測不足、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不高,智能化應用與業務分離現象較為突出,應用品質在各行業或各環節存在較大差距。二是數據資源開發程度不高。由于數據挖掘、智能學習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欠缺,數據資源開發僅局限于傳統的統計分析,掩蓋數據深層信息,滯后于當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三是智能交通發展環境建設相對滯后。法規、體制機制、資金、人才等制約智能交通發展的瓶頸仍有待解決,針對前沿技術、領域的發展追蹤與措施儲備不足。
(二)面臨形勢。近年來,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應用爆發式增長,已成為交通領域最活躍最積極的影響因素,智能交通發展面臨新形勢新要求。一是數據與服務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核心?;ヂ摼W與大數據技術的全面滲透融合正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交通運輸行業圍繞數據與服務的創新應用異?;钴S,蘊含著大量潛在價值。二是智能裝備與智能技術成為行業生產的新要素。人工智能已成為智能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數據的決策支持使行業治理方式向精細化轉變,也改變著傳統交通運輸的生產、組織與服務方式。三是綜合與協調成為交通運輸的新生態。綜合交通體系及各交通方式的協調銜接迫切需要智能交通給予支撐,帶動行業生產與治理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四是協同發展與交通安全成為行業轉型的新動力。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提高交通運輸綜合能效,解決交通擁堵,保障交通安全,全面提升行業服務水平,發展智能交通是必然選擇。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認真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委十一屆二次全會部署,扎實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天津的實施,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發揮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先行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加快實現與交通運輸行業各領域深度融合,加強智能產業促進與深化智能技術應用并重,全面提高天津交通智能化發展水平,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技術引領,創新驅動。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加快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堅持制度創新,積極應對新技術、新業態對現行體制機制影響,營造更適宜的政策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需求導向。以解決行業發展的現實問題、滿足行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行動指引,注重行動計劃的背景依據與實施效果。關注信息化建設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高運輸服務效率、改善用戶服務體驗等方面的實際作用和效果。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維護公平競爭的良好市場秩序,充分調動企業的經營活力與創新活力,促進智能交通產業化發展。
——堅持機會平等,共享開放。以構建和完善綜合交通信息資源體系為核心,堅持共享開放理念,促進產學研用各創新主體共創共享,激發行業創新活力,釋放平臺經濟與共享經濟紅利,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新生態。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智能交通整體發展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重點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智能交通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提供充分的數據、網絡、計算、政策4種資源支撐,交通新業態、新技術發展更具活力。交通運輸效率與服務水平顯著提高,重點聚焦公路、港口、城市客運、停車、物流、出行6個領域,基本形成“一站式”公眾出行與“一單制”貨物運輸格局。行業治理智能化成效初步顯現,針對安全研判、應急處置、決策分析、信用管理4項核心業務能力提升,形成精準化、協同化的發展新趨勢。
——到2025年,智能交通基礎支撐體系基本完善,交通運輸生產服務和行業治理向自感知、自學習、自適應的智慧化方式轉型,基本建立決策科學、管理智慧、生產智能、服務人文的智能交通體系。
三、重點任務
實施“智能交通335專項行動”,即結合交通運輸行業自身發展需要打造3大智能體系,結合當前智能科技趨勢重點發展3大前沿技術,結合自身工作安排重點推進實施5大工程。
(一)主要任務
1.打造智能交通發展支撐體系。
(1)構建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建設完善智能交通云平臺。完善應用支撐平臺、云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運行監控平臺、網絡安全系統等基礎支撐系統,打造統一入口平臺,形成面向全市交通運輸行業統一的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資源池和應用支撐平臺服務體系。逐步將行業應用系統遷移到云平臺,啟動基于云平臺的綜合交通應用系統開發。
(2)提升數據資源支撐能力,加強數據共享開放。制定完善行業數據資源目錄,規范數據資源采集、匯總與質量管控。研究制定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與開放管理辦法、交換標準,搭建統一的數據交換共享開放平臺,實現基于業務需求的數據交換共享、協同共用、適度開放,推動行業公共服務數據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3)強化網絡通信安全支撐。在部、市兩級政務專網節點建設基礎上,建設完善全市統一的交通運輸行業基礎通信專網。全面評估數據開放、系統互聯帶來的安全風險,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制定網絡數據共享等安全管理措施,健全網絡和信息安全通報體系建設。
(4)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支撐。結合交通新技術、新業態發展特點,在市場準入、行政審批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創造寬松發展環境。鼓勵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等技術研發應用,引導行業企業發展甩掛運輸、無車承運、多式聯運等先進運輸組織形式,規范發展網約車、共享單車、定制巴士等多樣化的公眾出行服務。
2.打造智能化運輸組織與服務體系。
(1)推進智慧公路應用。對接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需求,推進信息采集和監測設施與基礎設施工程的同步規劃、建設和改造,完善路網運行狀態信息監測體系,實現路網管理、車路協同和出行信息服務的智能化。
(2)推進智慧港口建設。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港口生產、管理、服務深度融合,加快設備操作自動化、生產調度智能化,完善集疏港體系,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港口貨運信息共享、“無水港”網絡聯運,共同拓展津冀港口綜合貿易和物流服務網絡。以港口為核心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集群,構建北方國際航運物流貿易生態圈。
(3)提升城市客運管理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深化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車等領域生產組織和運營調度的智能化應用,建設城市綜合運輸服務協調支持信息系統,實現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和協調聯動。
(4)加強停車智能化管理。加強政府協調力度,整合各類路外停車場信息資源,建設公共停車信息共享平臺,統籌管理城市公共停車資源。促進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停車誘導系統、自動識別車牌系統等高新技術的應用,支持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推廣,實現停車資源便捷高效利用。
(5)鼓勵公共物流平臺創新發展。推動各類專業化、特色化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動使用貨運電子運單、包含基本信息的電子標簽等,實現物流行業數據可靠、安全、高效的交換與共享,釋放平臺信息優勢與規模效應,提供“一單制”對外物流服務。
(6)發展“一站式”信息服務。鼓勵互聯網平臺等各類市場主體整合多種運輸方式信息資源,促進實現跨運輸方式出行的信息查詢與客票預訂。推進行政許可事項向平臺遷移,逐步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的政務服務方式,促進政務服務在線化、智能化,縮短辦理時限,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
3.打造智能化行業治理與決策體系。
(1)行業安全生產信息智能分析研判。加強對港口倉儲、道路運輸的客流、貨流、車流、設施、場站等運行指標的動態分析預測,通過數據融合強化異常狀態的綜合預判和預警,實現安全生產的精準防控,降低異常事件發生率。加強行業經濟運行和安全生產態勢等跨部門數據的關聯分析,識別安全監管薄弱環節或風險隱患,輔助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
(2)推動跨部門應急處置與聯動。以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為抓手,加快建立三地交通主管部門信息互通共享渠道,支持建設三地交通運輸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系統、區域路網運行信息聯網工程。完善熱線處置系統,并與后端安全生產信息服務平臺互通。積極推動建立公安、國土、消防、衛生計生、氣象等跨部門的信息共享或通報機制,促進形成責權清晰的協同工作機制,提升綜合交通應急指揮調度和處置效率。
(3)促進信用信息多方共享共用。推動實現建設、運輸、維修等市場從業者基礎資質信息與動態信用信息100%建檔,建立從業人員征信體系、健全失信黑名單制度,推進信用信息與行政許可、日常監管的業務協同,與市場準入、市場退出、資源配置等實現聯動。對接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公安、市場監管、稅務、司法等部門實現信用信息共用,實現企業、人員違規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
(4)提升基于數據分析的決策能力。開展城市交通擁堵指數、軌道交通運行動態、地面公交客運量、出租車運營服務水平、道路交通量、對外樞紐進出境客運量等分析預測應用。進行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特征規律識別、運行狀態預測、發展趨勢研判、措施效果評估等分析研究工作。
(二)發展重點
1.“互聯網+”新業態培育。
(1)加強政企合作,結合公眾出行需求,形成涵蓋出行、票務、停車及其他衍生服務等領域的信息服務平臺;提供權威專業的網上政務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方式多樣、流程清晰的便捷信息服務。
(2)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特別是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發揮政府引導與企業主體作用,推進技術合作與交流,實現公共交通人性化提升、出租汽車行業“互聯網+”融合、多式聯運信息共享、智慧港口與智慧航運加快發展,打造安全、智能、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3)以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為契機,加強基于互聯網的行業治理新技術推廣應用,構建全面覆蓋、泛在互聯的安全運行監測體系,實現交通運輸運行監測、應急處置、設施養管、行政執法、信用體系建設的互聯共享協同,形成及時、精準的行業治理新模式。
2.大數據分析研究。
(1)促進鐵路、公路、民航、城市交通等領域數據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開展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特征規律識別、運行狀態預測、發展趨勢研判、措施效果評估等分析研究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數據信息資源價值。
(2)將大數據作為提升交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應用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提升部門決策和風險防范水平,支持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3)引導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主動利用開放數據開展專題技術研究或進行經營服務創新。依托交通專業咨詢機構等載體,吸引高等院校、行業或互聯網企業共同參與,籌建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試驗室,完善工作溝通機制。提供科研課題或項目支持,培養核心專業隊伍,開展模型算法研究、數據深度挖掘、數據創新應用等工作。
3.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
(1)加強車路協同技術應用,鼓勵車輛主動安裝具有電子標識、通信和主動安全功能的車載設施,研究建設聯網智能的路側設施。推動高精度的地圖、定位導航、感知系統,以及智能決策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快在公交智能控制、營運車輛智能協同、安全輔助駕駛等領域開展應用。
(2)發展汽車智能駕駛,鼓勵企業加大對基于下一代移動通信及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的交通應用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攻克人車路協同通信技術,共同推動綜合測試試驗區建設。協助制定車路協同、無人駕駛等技術測試的相關政策,保障汽車試驗安全、有序進行。
(3)加強智能化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提升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
(三)重點工程
1.智慧公路示范工程。選取重點區域公路項目或路段,推進信息采集和監測設施與基礎設施工程的同步規劃、建設和改造,完善路網運行狀態信息監測體系,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信息服務智能化水平。引導推動企業運載裝備智能化升級,利用車聯網等技術手段,在各類營運車輛上推廣安裝北斗導航、視頻監控系統、設備自動識別系統(RFID等智能安全管理裝置)。研究打造京津、津冀間貨運專用通道,將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與營運車輛相結合,開展高速無線通信、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車隊等智能應用。
2.智慧港口示范工程。選取天津港重點區域,加強物聯網等技術在港口裝卸、物流運輸、工程建設等操作作業過程中的應用,加快推進東疆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推進港口數據資源整合和跨界數據資源融合,加快構建港口云數據資源服務中心,實現港口與相關物流服務企業的無縫連接,與各口岸單位的信息一體化。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各相關方協作,尤其是加強多式聯運信息共享以及港口與機場業務聯系,打造京津冀港口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港口作為供應鏈中心節點的優勢,推進港口數據信息服務產業化,加快構建北方國際航運物流貿易生態圈。
3.行業安全生產態勢智能化評估工程。整合管理存放場所、運載工具、從業人員、貨物品類等各環節安全生產備案資質信息,接入道路運輸重點運營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安全生產在線視頻監測系統、港口危險貨物管理系統等,建設統一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基于數據分析融合的異常狀態綜合預判和預警、安全生產的精準防控、安全監管薄弱環節或風險隱患識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支持,以輔助安全管理措施制定。
4.公眾出行服務智能化提升工程。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基本狀態、交通工具運行、運輸組織調度的信息采集,形成動態感知、全面覆蓋、泛在互聯的交通運輸運行監控體系。利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整合各類出行信息資源,建設便捷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引導智能技術企業進入交通領域,推廣大數據分析、移動出行應用、一卡通互聯互通、電子支付、智能交通設備等產品和服務。
5.道路自動駕駛試驗應用工程。促進運輸企業推廣應用集成短程通信、電子標識、高精度定位、主動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車載設施;協調有關部門建設智能路側設施,提供網絡接入、行駛引導和安全告警等服務。加強車路協同技術應用,市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在條件成熟地區探索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地,推進建設安全、泛在、智能的云網端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和汽車自動駕駛典型應用,吸引全球無人駕駛、網聯車等相關企業來津測試、研發。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任務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各相關部門,密切溝通、協調推進,將本行動計劃、交通運輸“互聯網+”行動任務與自身工作緊密結合并推進落實。按照相關政策文件的要求,完善頂層設計,認真組織領導相關行業單位進一步細化任務安排,積極做好項目的組織實施或工作任務的落實。配備專門力量,形成工作班子,保障任務實施工作穩步推進。
(二)擴大各方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各相關單位要加強與智能科技領域高校、科研院所、技術企業的聯系,建立持續的溝通交流機制,通過合作、引進、共建等方式,擴大交通運輸領域的產業合作,以技術突破帶動領域應用和產業升級。加強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數據資源、技術資源的共享交換。
(三)健全制度保障,加強資金支持。為智能產業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提供適宜的政策制度,鼓勵規范智能交通新業態的發展創新。加大智能交通科技經費投入,推動政府將智能交通科研和建設經費納入地方統籌管理的交通專項資金支出范圍。創新智能交通發展的投融資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智能交通建設。
(四)推動模式創新,促進產業化發展。推動建立技術、市場和資本共同引領的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模式,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大力促進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物聯網等技術面向態勢感知、智能調控等方面應用,促進完善智能交通行業基礎標準、服務標準及技術標準。推動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能運輸裝備的規?;?、網絡化、平臺化和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