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聚焦:武漢市邁入大公共交通時代
發布時間:2017-11-10 分類:行業資訊
2012年10月,武漢獲批全國首批“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城市以來,堅持貫徹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基本形成了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有軌電車、BRT快速公交、水上渡輪等多種交通方式并存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截至2017年6月,武漢市擁有常規公交線路共492條,輪渡航線13條;公交運營線路總長8070.7公里,公交線網長度1857公里;公交車輛8937臺,船舶36艘。目前全市公共交通年客運總量為21.98億人次,常規公交年客運量14.74億人次;軌道交通年客運量7.17億人次;輪渡年客運量843.3萬人次。
BRT、有軌電車加入公交“大家庭”
與2012年相比,常規公交線路增加60.2%;公交車輛增加21.18%;運營線路總長增加32.89%;線網長度增加42.1%。自2012以來,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連續五年保持穩定增長,從2012年的16.8億人次,增長到2016年的21.99億人次,年均增長7.7%。
圍繞構建“快、干、支、微”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在科學規劃全市軌道交通網絡基礎上,先后建成5條軌道線路和1條有軌電車,通車里程達到196.8公里。完成武昌火車站至光谷大道16.8公里快速公交(BRT)系統建設,于2016年12月投入運營。開通微循環線路86條、夜行公交線路29條,進一步提高公交覆蓋率,有效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和夜間出行問題。實施公交線網優化,結合軌道交通開通和市民需求,先后調整線路107條,平均線長由2013年的18.46公里下降到16.75公里,車輛運行效率明顯提高。
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
2013年以來,先后完成42座公交樞紐和首末站建設,新增場站用地面積33.5萬平方米,公交場站總面積達到127.6萬平方米,公交進場率從67%增長到72%,有效緩解了公交場站不足問題。同時,新建公交候車亭3480座,不僅改善市民候車環境,也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2014年以來,累計建成50條共430公里公交專用道,基本覆蓋主城區主要公交客流走廊,有效改善公交運營環境。出臺《公交專用車道管理辦法》,為公交路權優先提供法制保障。同時對184處道路交叉口實施公交信號優先,有效實現公交提速的初步目標。
2013年至2015年,先后淘汰、更新公交黃標車2968臺;2016年新增、更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861輛,配套建成1071座公交車充電站。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占比由2014年37.5%提高至46.5%。2017年還將更新新能源純電動車1000輛。
智慧公交建設不斷發展
積極推進公交智能化管理建設,實現了智能化調度、運營信息采集和遠程車載視頻監控;建設完成895座公交站點服務信息顯示系統,實現公交線路車輛到站提示;開發并推出智能公交APP,為市民出行查詢提供了便利;聯合螞蟻金服集團,運用互聯網技術,于近期開通公交手機移動支付服務,使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方式得到拓展。
慢行交通建設取得進展
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經濟的產物,自去年12月登陸武漢以來,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市共享單車達70萬輛。在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同時,也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輛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尤其是亂停亂放影響城市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今年8月,武漢市發布了《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發展的意見》,從車輛投放、通行停放、規范管理、運營服務、乘客安全等各環節,明確了共享單車發展的總體要求。
為給市民舒適的騎行環境,還將加快建設慢行交通系統。今后對新、改、擴建城市主干車道,要按規范同步建設非機動車道,設置隔離設施;對具備條件的現狀道路,抓緊劃設非機動車道并設置隔離設施。未來幾年,武漢市每年將新增100公里以上的非機動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