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新規劃:每年各區至少建3000個泊位緩解停車難
發布時間:2017-06-13 分類:行業資訊
“智慧城市是一個包含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全新智慧生活系統,而智慧停車將是步入智慧城市的必經環節?!笔姓f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王賢茂提出了 “關于發展智慧停車系統案”,在中心城區建立城市停車管理云平臺,創建APP,通過手機準確定位空閑停車場等建議,為市民出行節省交通時間,緩解城市的擁堵狀況。前天,市政協組織協商督辦重點提案活動,走進青島火車站立體車庫建設項目、禹城路人防改造停車場項目和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項目現場視察,聽取有關部門對提案辦理情況的介紹。
調研
立體停車拓寬城市停車
“根據‘潮汐’變化的方式和交警部門的視頻監控可以發現,青島市區的三大區域停車最讓人頭疼,分別為:居民小區、商業區、醫院。在各個小區、商貿區等高密度人群活動場所,缺乏相應的配套公共停車場所,而且絕大多數停車場屬于平面停車場,停車數量極其有限,停車位數量空缺較大?!笔姓f委員王賢茂經過走訪調研后提出,城市商貿、文化等高密度人群活動場所缺乏配套公共停車場所,是產生停車難問題的重要原因。停車場的修建改造速度慢于機動車增加速度也是造成停車難的主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現有停車場規劃設計不合理,造成停車場空間利用不夠。盡管在城市總體規劃和交通規劃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停車場,但停車場規劃重視程度仍然不夠,設計規劃停車場時未能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設計理念和規劃方法。王賢茂表示,根據調查結果,一輛汽車95%的時間處于停放狀態,因此,停車資源的時空錯位共享只能是一種輔助形式,立體停車將是拓寬城市停車的必要手段。把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與立體化、機械化的停車設備結合起來,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停車。
建議
建立城市停車管理云平臺
王賢茂建議,在中心城區建立城市停車管理云平臺,創建APP,即可通過手機準確定位空閑停車場,節省交通時間,舒緩擁堵?!坝烧蚱髽I建立統一綜合管理平臺,對于小區內白天無人使用或企事業單位晚上無人使用的車位,聯合平臺、業主、物業,按合理收入分成,提供一定車位作為臨時停車位。 ”王賢茂說,對于較為隱蔽的老停車場,也可以通過平臺搜索到。
王賢茂建議政府應及早介入,提前規劃,大力推動和發展城市立體停車場建設。在未來城市的發展規劃中充分考慮立體停車的可能性,降低未來改造不必要的成本。同時,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發展立體停車設備的制造業,加大研發投入,開發生產能夠滿足機關、社區等不同特點的立體停車設備,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修建收費性立體停車場緩解城市停車難的問題。
視察
年內完成“共享停車”試點項目
提案督辦活動走進停車場改造、建設項目和市級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項目現場視察。禹城路人防停車場改造工程位于禹城路早期人防設施,2016年8月30日確定對該人防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庫,項目建成后將對解決青大附院周邊停車難和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問題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對洞體實施加固,計劃6月份啟動洞內基坑開挖,計劃2017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調試。
青島市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項目覆蓋青島市中心城區,包括靜態交通數據中心、監控指揮中心、城市級智能停車信息平臺、道路泊位智能化改造、路外停車場智能化建設改造。利用 “互聯網+”技術,推動停車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提高停車資源利用率;開展停車資源普查工作,摸清各類城市停車設施分布和使用情況,對新增泊位進行動態更新;促進停車服務與充電服務的銜接整合,創新“互聯網+停車+充電”的綜合服務模式。市城鄉建設委組織召開了《青島市智慧停車一體化平臺項目設計方案》與《青島市中心城區第二次停車資源普查實施方案》咨詢會。計劃2017年完成監控指揮中心、數據中心建設,停車一體化平臺系統、APP上線;實現部分路內泊位運營管理、停車誘導接入;完成“共享停車”市南區試點項目;結合停車資源普查項目,建立全市停車資源數據庫。2018年制定智慧停車信息平臺數據交換規范;實現與相關政府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全市范圍熱點區域泊位接入。
計劃
引導鼓勵停車資源向社會開放
今年,我市將解決“停車難”作為交通擁堵治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市辦實事。規劃部門將實施新的停車位配建標準,通過提高開發項目停車位配建比例,大幅增加停車泊位供應量。根據每年商品房竣工面積測算,結合項目配建,每年將增加停車泊位約8萬-10萬個。
加大對重點區域停車場建設力度,以解決醫院、地鐵站點、老城區、商圈等區域停車難為重點,統籌地上、地下空間資源,通過推廣立體智能車庫,改造早期人防設施,充分利用拆遷閑置土地、未開發用地、工業存量用地開辟臨時停車場等多種手段增加停車泊位。2017年,市區重點推進50處公共停車場建設和前期工作,停車泊位約2.9萬個,年內建成約1萬個。其中:市、區兩級財政及政府平臺公司建設的停車場項目33個,車位約1.7萬個。
全市將運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提效率,按照“一個信息平臺、一個運營主體、一套技術標準、一套服務體系和管理規范”的思路,建設全市智能停車一體化平臺,整合盤活存量停車資源,加強停車誘導和資源共享,提高停車效率。此外,全市還將引導鼓勵商場、寫字樓、工廠企業、住宅小區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對改變停車場用途和挪作他用違法行為開展執法。在將道路泊位納入全市停車一體化平臺實行統一管理基礎上,由相關部門研究建立停車收費價格調控機制,通過價格杠桿調控車位供需矛盾,提高停車位使用效率。
進展
每年各區至少建3000個公共泊位
截至目前,各區建成亞馬遜創新中心、華泰小區、大珠山景區等處的7個停車場,車位2090個。完成國信體育中心、市立醫院(東院)、青大附院(東院)、市老年活動中心等處10個停車場項目主體施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裝修等工作,車位約7000個。禹城路人防停車場、火車站立體車庫、心海廣場、小珠山景區、香江路立體車庫等在建停車場項目8個,車位約4000個。各區正在積極進行探索停車泊位共享模式,市南區初步擬訂了《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興建或錯時開放停車設施實施辦法》,召集部分停車場管理單位進行座談,就目前停車場錯時開放、延長開放時間、平臺支持、資金補助等問題進行溝通,下一步修改完善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停車場開放,充分發揮既有停車設施效益。
據悉,針對我市停車場規劃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市停車場建設聯席辦組織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針對落實停車場規劃和土地供應、加大停車設施增量、盤活停車設施存量、提高停車效率、加強停車管理執法及突出解決重點區域停車難問題,提出15條意見,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各個擊破。計劃從2017-2020年,各區每年至少建成3000個公共停車泊位(不含配建車位),同時加強停車管理,強化停車管理和資源挖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