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都說“AI寒冬將至”,其實人工智能產業“星火燎原”
發布時間:2019-10-29 分類:趨勢研究 來源:億歐網
引爆AI技術的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工智能”世紀大戰已經過去了三年,與三年前AlphaGo大勝時,人們驚呼“人工智能將要替代人類”相比,2019年人們面對AI時顯得有些淡然,AI發展的冬天來了嗎?
“人工智能并未進入寒冬,相較于5G技術與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會成為最具顛覆性的技術,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將成為趨勢?!敝袊斯ぶ悄軐W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李德毅在“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2019)”這樣說到。
10月26-27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西安市委網信辦,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京東云共同承辦的“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2019)”在西安召開。
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以“驅動未來,智能無界”為主題。最初,論壇主要以學術交流為目標,近兩年,人工智能技術理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在發展的進程中,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瞄準人工智能技術方向和產業趨勢,匯聚各方智慧,探討熱點與難題,尋求解決策略。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無人駕駛將成首要落地場景
人工智能的概念誕生之時,赫伯特·西蒙預言,十年內人工智能就可以成為國際象棋冠軍。
雖然赫伯特的預言直到四十年后才實現,不過隨著近幾年人工智能在人類的博弈游戲中不斷獲勝,人工智能的熱潮再一次升溫,而智能產業未來必將是巨大的產業。
一方面AI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正在影響我們各方面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其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技術是可以與歷次工業革命的先導技術劃等號的,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步入穩定增長期,正在無感知賦能到各個行業。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AI研究院常務副院長、IEEE/ CAAI Fellow何曉冬認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像過去的電氣革命、信息革命一樣。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崛起,機器學習、語音識別、智能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催生了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李德毅表示,人工智能作為看得到的經濟增長點,產業上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新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另一方面叫做社會發展的加速器。李德毅也堅信,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會占領世界高地。
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正在與各行各業碰撞,給每個行業帶來變革,人工智能可以為各個行業賦能,不分高端、低端、傳統行業、科技行業。京東、滴滴、百度等知名公司在高峰論壇上分享了自身對人工智能產業的見解。
廣義上,人工智能可以為傳統行業賦能,比如無人駕駛、智慧醫療、農業和零售等等。狹義上,人工智能的應用包括語音識別、機器人和數字廣告等等。
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很廣泛,然而人工智能怎樣在產業中使用,會最先落地于哪個領域,對社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CAAI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院長、CAAI Fellow戴瓊海在演講中表示,希望自己研究的光電認知計算的無人系統,能為無人系統提供算法的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IEEE/IFAC/CAAI Fellow陳杰認為,自主智能無人系統會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未來重要的研究基礎,無人系統,智能無人系統,智能無人系統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首先,中國在人工智能2.0中規劃了無人系統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無人系統是世界各國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動力。
其次,無人駕駛架起了無人系統和人工智能之間的橋梁,也成為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
最后需要明確的是,無人系統的協同智慧和決策面臨三個挑戰:環境不確定、獲取的信息不完整、無人系統通信交互受限。
總之,無人系統是未來,人工智能是引擎,有了智能,無人系統一定會飛起來。而李德毅認為,人工智能最先成熟的產業是無人駕駛。
然而,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春夏之交,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中國人工智能優勢存在,短板也是事實
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聚集效應將更具有規模,智能經濟雛形初現,隨著中國人工智能落地場景增多、人才數量增加,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中國人工智能正在蓬勃發展,產業間的博弈也將更加激烈。
與此同時,中國人工智能仍面臨問題與挑戰,基礎層短板弱項始終存在,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不明朗,產業生態協同體系尚未形成,產業安全風險加劇,對此也應積極面對。
在圓桌論壇上,多位產業專家圍繞《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星星之火,如何燎原》展開激烈的討論,分析了中國人工智能面臨的優勢和劣勢。
首先,國家政策對人工智能高度重視,人工智能連續三年被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并成為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政府的推動,完善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穩步落地
其次,人口龐大,使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擁有海量的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與深度學習和大數據結合,中國在數據資源方面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中國的14億人口能產生比全球其他國家更多的數據,這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市場機遇。
最后,人才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的優勢。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最多的國家,AI人才的資源無論從規模還是趨勢是相當可觀,世界吸引AI人才的國家中,排名前三的是美國、中國、英國,跟世界上任何國家去相比,人才都是中國的優勢。
有優勢的同時也存在劣勢,一方面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芯片、傳感器與英美差距比較大,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原創性技術不多。
另一方面,中國中等水平的人才數量占優,但高端人才的數量相對較少。
清華大學孫富春教授認為,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體系應該是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人工智能的人才分兩類,基礎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基礎型人才對中國將來的基礎理論,創新技術都有幫助,對這類的人才,不能用太功利的角度去看,國家與學校需要長期的支持。
為了加快人工智能的發展,規范人工智能的系統建設,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在高峰論壇上舉辦了CAAI白皮書發布會,發布了7本白皮書,其中2本是中國人工智能和世界人工智能發展的綜述,5本是人工智能各個產業的白皮書,旨在共同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的規?;?。
新興技術多點開花,人工智能技術最具顛覆性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也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高峰論壇上,多位院士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算法、算力、數據基礎的成熟,中國無人駕駛、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語義處理、消費級無人機已處于國際前列。
在數據層面,全球物聯網設備數將于2020年達到204億規模。
從市場角度看,人工智能產業也有廣泛的落地場景。根據麥肯錫數據顯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全球額外貢獻13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而人工智能也將調整未來就業結構,知名咨詢公司Gartner指出,在2019年以前,人工智能造成的失業將會多余其創造的工作機會。而從2020年開始,人工智能將創造23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遠超過失業數量。
在會后的采訪中,李德毅表示:“長年以來,新興技術的出現都是為了解決發展的瓶頸,而人工智能是解決人思維方式,所有的領域都有人工智能的需求,一旦滲透下去,對社會的變革是顛覆性的?!?
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看似一天一天沒有什么變化,一年一年會發現有一些變化,十年十年會發現變化很大。
人工智能逐漸扎根各個行業,滲透生活點滴,一副AI產業的新畫卷在慢慢鋪展,而“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也從學術活動完成了產業應用的轉型,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科學研究及各行業落地有著指導作用與戰略意義。
據悉,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創辦于2011年,依托于“一年一城”的特色,匯聚各方智慧,圍繞人工智能在各場景的應用展開討論,助推智能產業融合與地方科技生態建設,聯通產學研各界釋放更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