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地方債新規有望提振新基建項目投資
發布時間:2019-08-05 分類:趨勢研究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要求精準聚焦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推進交通、水利工程、生態環保、醫療健康、水電氣熱等公用事業城鎮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
目前專項債對新基建的支持力度較低
新基建是布局未來產業、提升國家長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我國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今年前5月,新增地方政府債券(以下簡稱新增債券)累計發行14596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8598億元。擴大專項債對包括新基建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支持,有利于穩定有效投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帶動有效投資擴大,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
專項債涵蓋了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改、軌道交通、醫療設施、產業園區以及學校建設等7大領域近30小項,但資金的分布卻并不均衡。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如軌道交通、產業園區建設等,發債金額占比不足25%;而土地儲備和棚改領域占比已從2018年的66.3%,上升至2019年1-5月份的72.3%。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較多,產業設施投資缺口較大,地方債作為一項中長期融資工具,應適度聚焦基礎設施短板,保持有效投資力度。
我國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仍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快新基建項目建設。尤其是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項目建設。2019年1-5月發行的174支非土地儲備和棚改新增專項債中,沒有安排用于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債券,明確提出用于收費公路、產業園區、供水等傳統基礎設施項目的專項債達到89支,占比超過50%。目前看,在實務層面,新基建投資還沒有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安排。
在已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中,關于調整地方政府專項債結構、利用專項債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規定較少?,F有政策文件的關注點,多是防范風險、提高發債效率等。如財政部出臺《關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提升地方政府還債能力,降低違約風險;審計署2018年共查處了超過10個地區違規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138.61億元的問題。
新基建應把握新機遇
各地應瞄準未來產業發展,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的差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選擇新基建專項債的重點投資方向。在制造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投資支持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5G通信等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產業園區建設與新基建融合。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可重點投資支持依托于人工智能的新型醫療、新型教育等新型基礎設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本地公共服務能力。在交通運輸能力緊張的地區,優先投資支持鐵路、公路、航空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項目,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挖掘運輸潛能。
綜合運用金融政策、財稅政策,支持發展新基建相關項目。適當提高新基建投資在地方債投資中的比例,鼓勵地方政府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物聯網平臺建設水平,撬動社會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根據新基建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的特點,在現行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基礎上,延長相關企業及其上游制造業企業的政策適用周期。針對新基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充分動員行業智庫、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的專業資源,進行分析論證和提出解決方案,確保相關支持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堅定推動新基建專項債的同時,要采取多種手段進行項目管理和債務管理。一是根據新基建重大項目既能夠產生政府性基金收入,又常常能夠產生其他經營性專項收入的特點,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單位向金融機構市場化融資。二是提高項目運營的專業化水平,在新基建項目中充分發揮項目業主的市場主體作用,鼓勵業主通過提升管理水平、引進專業人才等方式不斷優化經營能力,進一步提高地方債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強化地方債務風控制度,健全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和緊急處置機制,嚴禁金融機構向新基建項目違規融資,嚴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擴大。四是強化考核問責機制,對參與地方專項債相關實體項目的地方國企加強穿透式監管,嚴厲查處違規挪用新基建項目專項債資金的行為。
本文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 徐凱舟 李楊 謝振忠 樊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