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自2015年進入商業應用階段后,已經逐步在眾多行業得到應用,其發展前景受到政府、企業等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可,毫無疑問,人工智能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利好頻出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產業或將迎來長期發展機遇。
從無人零售店到自動駕駛,從智慧物流到智能制造……近年來人工智能(AI)正在各個生活場景中加速落地。在政策面的利好以及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巨大潛力的預判之下,盡管PE/VC市場正經歷“融資難”的資本寒冬,但資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并未“著涼”。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領域的融資事件就有146起,融資規模超400億元,融資額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分析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
AI投融資規模呈上漲趨勢
從科研和學術的范疇到技術創業的實際操作,人工智能的應用僅用了幾年的時間。這樣的轉變不僅得益于人們希望新技術能夠解放生產力的訴求和政策的扶持,同時,也離不開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的助推。
德勤中國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自2013年以來,全球和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投融資規模均呈現上漲趨勢。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總規模達395億美元,融資事件1208起,其中中國的投融資總額達到277.1億美元,融資事件369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融資總額占全球融資總額的70%,融資件數達31%。截至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只占全球的9%,但是他們卻拿到了全球48%的投資。
隨著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認知的不斷深入,其投資也日趨成熟和理性。就我國的人工智能領域投資而言,白皮書顯示,在過去3年中,企業服務、大健康、金融、機器人、汽車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是最熱門的投資方向。從二級行業來看,企業服務中的智能營銷、金融中的智能風控、大健康中的智能影像診療以及機器人中的服務機器人等都是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熱門投資對象。
從投資輪次看,獲投A輪的公司占比仍然最高,戰略投資開始逐漸增多。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共有580家人工智能企業獲得投資。其中種子和天使輪的占比開始逐漸縮小,投資人對A輪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熱情,目前是獲得投資頻次最高的輪次。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市場板塊的逐漸成熟,互聯網巨頭將目光投向了尋求長期合作發展的戰略投資,這也預示著人工智能行業與產業在資本層面的戰略合作開始增多。
多因素推動AI走出實驗室
“本次人工智能浪潮以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為特征,其發展驅動力主要來自計算力的顯著提升、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大規模多頻次的投資以及逐漸清晰的用戶需求?!睒I內人士稱。
人工智能技術自2015年進入商業應用階段后,已經逐步在眾多行業得到應用,其發展前景受到政府、企業等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可,毫無疑問,人工智能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利好頻出的推動下,人工智能產業或將迎來長期發展機遇。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明確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框架和發展目標。人工智能在經濟轉型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其發展的重要性愈發明確。
進入2018年,有關人工智能的具體產業支持政策不斷出臺,包括科技領域發行的融資配套措施等。同時,多個省份和地區的政府紛紛頒布與人工智能產業相關的規劃指導意見,提出稅收優惠、資金補貼、人才引入、優化政務流程等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入駐,同時加大培育本地人工智能企業的力度??梢灶A計,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將對產業發展起到長期促進作用。
白皮書顯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是人工智能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同時,由于有大量的傳統制造業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智能化升級,再加上政府政策的支持,西部川渝地區也成為人工智能企業的聚集區域。從城市層面來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是人工智能企業主要聚集的城市,其數量均超過了90家,處于第一梯隊。
“AI+場景”應用落地可期
政策有指引,產業升級有需求,資本有助力??梢灶A期,人工智能領域未來的投資方向十分寬廣。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信息安全等領域已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這些領域未來將持續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多項國家政策出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在我國快速發展,“AI+場景”正在逐步落地。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這將給相關領域的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1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培育智能產品、突破核心基礎、深化發展智能制造、構建支撐體系”等重點方向,旨在征集并遴選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單位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技術先進、性能優秀、應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標志性產品、平臺和服務,為產業界創新發展樹立標桿和方向,培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根據方案,在智能產品方面,選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等產品作為攻關方向。
不過,同此前其他熱門領域的投資一樣,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融資在風口消失后的退潮也不免讓人擔心。有業內人士提醒,2017年的資本扎堆無形中給人工智能產業帶來了泡沫,隨著行業巨頭逐漸顯現,資源資金逐步向頭部靠攏,今年或將迎來人工智能行業的洗牌期,一批缺乏資金支持且仍未找到落地場景的企業或將面臨倒閉。